最新网址:3gfk.com
字:
关灯 护眼
课外阅读网 > 我是大圣师 > 第211章 茂材异等
推荐阅读:

第211章 茂材异等

但即便如此,产量还会有限,与种植方法无关,刘昌郝几乎是按试验田标准去种了,“地力”也没有问题,肥料更没有问题。至于病虫害,刘昌郝将麦田一分为二,便是有意防止病虫害的,主要的还是种子。没有好种子,即便用机器来进行精准播种,产量高的也有限。

当然,只要不碰到病虫害,放在宋朝,那将是一个惊人的产量。

徐四郎也在观看,他问:“不能推广,为何种之?”

“开拓世人的眼界,让世人知道,原来粟麦也有这样的产量。”

“产量会有几何?”

“会很高,高的出忽你想象。”

这种播种,若是种子能跟得上来,又未遇到病虫害,其亩产能达到千斤以上!即便宋亩小,宋斤大,也有七百多斤,但种子跟不上,刘昌郝也不好说,只能说先种着。

随后开始移载花木,植棘墙,伐桑育桑苗。

棉花到了尾声。

许将亲自来到刘家。

这个刘昌郝也知道,陈绎治司农寺胥吏盗库钱,因为牵连颇广,陈绎查着查着,有些担心,于是收手,被政敌攻击,与中书检正张谔皆论罪。于是还归翰林,听候处理,以许将替代开封府尹。

许将也不错,至少对刘昌郝很是赏识。

但刘昌郝也不知道,因为许将资历浅,上位后许多人不服气,然后治理太学虞蕃诉讼案时,放了许多无罪学生,蔡确与舒亶趁机构陷,将许将父子抓入御史府,过了一个多月才释放,贬知蕲州。导致他在开封府尹任上仅呆了三个月,便被孙固替代。但这不是可怕的,即便孙固上来,孙固与刘昌郝无怨也无仇。

可怕的是吴充。

“许公,其适应性与出棉率比我想的要好,今年高产者便可能会接近千两。”

还有一批棉花未摘,但现在估计能更精确了。误差便是出皮棉率,刘昌郝原来以为只有25%,换算一下,其籽棉产量最少要达到350市斤/标准亩。但出棉率比他想象的要高得多,即便是机轧,也能达到31%,其籽棉产量则下降到285市斤/标准亩。按照他这种折腾法,是很容易达到的,这是第一年,驯种三四年后,产量必然会超过一千两。

当然,它只能算是试验田产量,推广后产量,即便种植得法,在这个年代,千家万户种植后,则是不可能达到一千两。

且说营养钵吧,普通百姓上哪儿弄草炭与蛭石做营养钵,但两种营养钵做比较,最少能悬差五十两的产量。

刘昌郝说的不是这个,他继续说道:“故未必要候到四五年,若是明年几十个村庄种植后,亩均产能接近五百两,后年朝廷便可让各府州派大户人家过来观摩学习,秋后带种籽回去种植。”

也就是大后年,便能正式推广它了。

“刘有宁,官家亦是善意。”许将好心地规劝,他隐隐地听出刘昌郝话中有些赌气的性质。

“许公,与陛下无关,主要是产量出忽我的预料,能推广,何必拖延?”

不是赌气,而是担心,真拖上四五年,种籽必然会更加改良,然吴充渐渐就要上位,他明显对自己抱有敌意,又是一个心狠手辣、心机阴沉的家伙,能给刘昌郝四五年时间?

“许公,北方如何?”

“北方啊……”

宋朝不退让,契丹反而骑虎难下,是出兵,还是不出兵?出兵便能一定大败宋朝?即便最好战的契丹大臣也不敢说这句话。

但宋朝也很不好,大军南征,且从八月起,河北、京东、京西、河东、陕西皆出现了轻重不等的旱情,局部地区都有产量旱灾的趋势,幸好这时农作物都接近了成熟之时,然对明年夏收必会产生一些影响。

其实幸好的是李宪去了熙河路,将局势迅速安定下来,不然情况更糟糕,但李宪是太监,士大夫不会认可一个太监功劳的。

宋朝开始主动做了退让,两国重新恢复谈判。但在双方扯皮下,不到明年夏天是谈不好的。

“如此也好……”

拖到明年,是王安石的错,还是吴充的错?

许将回去,不久,高隋二人回去。

“陛下,诸公,低产者每亩乃是812两,中产者乃是876两,高产者乃是983两。”

“九百八十三两?”

隋金达自然知道赵顼是什么意思,其实在刘家他也有些郁闷哪,若差得多罢了,偏偏只差了十七两,稍脱干净一点就出来了,但他只能如实答道:“刘昌郝言,该是几何便是几何,产量比他想像要高,乃是好事,然弄虚作假,比低产还要凶恶。且他家产量亦不能作数,作数者,乃是两三年,诸多百姓家所种的产量。”

高孔目在边上补充道:“刘昌郝又言,种植亦如写文章,同一命题交与苏氏兄弟、王相公,或交与普通士子写,质量会是天壤之别。他家高产,一是他懂,二是他不惜成本,普通人种则难以实现。其高产意义非是产量几何,乃是种植应比较得法,驯种顺利。且托下官代言给陛下与诸公,种植亦有许多学问与至理,切莫与祥瑞联系,他是夫子门生,亦不喜祥瑞之说。”

虽如此,许多大臣一颗心仍怦怦跳着,几乎近千两,对北方百姓将会产生何等的影响?

赵顼更激动,宋朝的江山不是大臣的江山,而是他的江山,他说:“隋卿,你去刘梁村传朕口诏,让他进京赴举茂材异等科试。”

茂材异等科是制科试的一种,其他的还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等十个科。

吴充等人以为不妥,然而想到这是当初赵顼的承诺,君无戏言,又确实立下大功,又反对不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