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先生,在正式接受采访之前,您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沈毅的眼睛,紧紧的盯着身旁的诸葛亮,神情凝重,语调铿锵有力的问道。
“轰隆!”
随着沈毅的声音落下,整个演播室内的灯光,全都暗了下去,紧接着,一阵强烈的刺眼的光芒,在一眨眼的功夫之内,陡然亮起。
在这一刹那间,就像是夜空绽放出的烟花一般,耀眼的光芒,将整座演播厅照得通透明亮。
而在灯光大亮之后,只见,舞台上面的诸葛亮,依旧坐在原地,一动不动,但,他的一只手掌,却是缓缓的抬起来,放在了自己的胸膛上面,双眸微闭着,脸颊之上,难得露出了一丝笑容,似乎是在享受这片刻间的宁静。
下一秒,诸葛亮脸上的微笑陡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浓郁的忧愁,以及无限的惆怅之感。
“先帝在上,臣已日渐年迈,然复兴大业却无半点进展,实在惭愧不已,望先帝在九泉之下,能够保佑微臣,匡扶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的一句话,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在沈毅的耳畔响彻,他的整个人,都不禁呆愣住了,脑海中嗡嗡作响,一个个念头,不停地在他的脑海之中翻滚着。
“诸葛亮,为什么那么忠心于先主刘备?既然他有能力夺取蜀汉皇位,为何不做?他明明知道自己北伐成功的概率不足一成,却还要执意于此?”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沈毅开始将自己代入了诸葛孔明的视角,去考虑这些事情。
自古以来托孤重臣大都没有好下场,不是被急于收回权利的皇帝弄死,就是被后来的政治新秀取代。
当然也有的权臣如:(王莽,杨坚之流),弄死了皇帝自己代替了。
后主刘禅虽然诚实敦厚,但论能力实在过于平庸,难以成为中兴之主!
先帝临终之时也说诸葛先生可自取,现在三军将帅,满朝百官,市民百姓无不对我心悦诚服。
要不我索性踢掉最后一个制肘,就算我不为我自己着想,我也得为我的子孙着想吧。
我儿子如果可以荣登至尊,总好过陪我在军中送死,为大汉陪葬吧。
我又何苦握着无上的权利累死军中呢?
可.......可我如果真的这么做了,我怎么去面对九泉之下的昭烈先帝,我怎么去面对孔孟先人。
我怎么面对自己读过的书,立过的誓,许过的宏愿。
我怎么面对我自己!
想来想去,总觉得丞相走的是人世间最艰难的一条路。
明明有荣华富贵,明明有无上的权利,偏偏走上了一条不能偏的路线。
往左是战争失败,政治打击,国破家亡。
往右是篡权夺位,荣华富贵,只在后世留一笔骂名。
世界上九千九百九十九人会选择不走这条路,可偏偏诸葛亮就是走在了最崎岖最危险的那根钢丝上,不能停步,不能回头。
这种人,是华夏历史上不能无一,难能有二的人。
用自己的一生去诠释了什么叫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是因为有了诸葛亮这样的人,忠诚,勇敢,无私这些闪闪发亮的精神才能穿越追名逐利的残酷社会,穿越随波逐流的历史,照耀千古。
然而在当今社会,居然还有一部分人对这样的先贤,嗤之以鼻,不断抹黑,甚至还有一些人,为了利益,还会将这样的先贤,贬低的一文不值,以此来赚取博人眼球的流量费。
每次想到这些,沈毅便压制不住自己内心当中的情绪,恨不得将那些诋毁先贤的人抓起来,吊打一番。
“诸葛先生,您做的已经非常好了!不必太过自责,我相信先主在九泉之下会为您感到骄傲的!”看到诸葛亮那满是黯然之色的眼神,沈毅连忙开口安慰道。
听到沈毅的这一席话,诸葛亮的眼眶之中,再次溢满了泪水,他的嘴唇轻颤,声音哽咽着,缓缓说道:“沈毅,你不懂!你不知道先帝,对于光复汉室这件事的执念到底有多深!”
“先帝在汉室衰微,天下动荡之时,曾经对我说过:“吾为君王,则天下为公!”,这样一份信仰,对于我来说,是何等重要,我怎么可能不尽心竭力,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