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周钧再无问题,龙茂元深呼吸一口气,沉声道:“那么,焉耆王后人的下落……?”
周钧从怀中取出早已备好的周家族谱和关引文书,递给了龙茂元。
后者小心翼翼的接了过去,仔细看了一遍,朝周钧问道:“敢问贵客尊姓大名?”
周钧:“周钧,周衡才,族长可称某周二郎。”
龙茂元在族谱中找到了周钧的名字,心中一惊,犹豫片刻后问道:“焉耆王后人随周姓大族去了大唐?”
周钧:“那周姓大族本是焉耆王的远支,叛乱发生之时,便带着焉耆太子逃出了王国,又辗转去了大唐。焉耆太子及其后人,在大唐生活了数百年,起初还存了心思回归故土,后来逐渐适应了中原的生活,最后连姓氏也变更为了周姓。”
龙茂元面上惊色更甚,挣扎一番,说道:“族谱和关引虽然未错,但此类文书,皆是后撰,难辨真假。”
周钧知道对方会有这一说,解开领口,从脖子上取下了一件挂坠,正是焉耆王室的信物——应龙锥。
龙茂元见到应龙锥的一瞬间,双眼睁圆,喉头滚动,双膝不由自主的软了下来。
周钧见状,连忙扶起了龙茂元,又问道:“你识得此物?”
龙茂元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他站稳身形,转身一个箭步入了里面,从一个层层上锁的箱子中,取出了一件事物,拿给了周钧看。
周钧看清那事物,不禁一愣,只见龙茂元手中也有一件应龙锥,与自己手中的几乎无差。
龙茂元:“应龙锥本是一体,当年太子出逃之时,为了日后相认,故而将其拆成了两半。”
周钧闻言,从龙茂元手中拿过另一半应龙锥,与自己手中的一半,对准后又结合,居然组成了一把奇形怪状的完整锥体。
周钧看着手中的奇怪物件,心中生疑。
龙茂元看见这把严丝合缝的王室信物,对眼前之人的身份再也不疑,连忙跪倒在地,口中又称道拜见太子。
周钧摆摆手,令龙茂元先起身,接着又说道:“王室后裔,你知便是,往后莫要再提。”
龙茂元听闻,猜测其中曲折,口中只得称是。
周钧看着手中这把奇形怪状的应龙锥,问道:“这是武器?还是装饰品?”
龙茂元恭敬答道:“应龙锥乃是一把钥匙。”
周钧:“钥匙?”
说完,周钧又看向应龙锥的前端,果然如同钥匙一般,有着许多不规则的凹凸。
周钧又问道:“既然是钥匙,那么是开启何处的门锁?”
龙茂元:“敢教周二郎知晓,此乃焉耆王室的密辛,老夫实在不知。”
周钧挠挠头。
龙茂元在一旁瞧着周钧,小心的问道:“周二郎既然来了龙部,为何不愿与族人相认?”
周钧看着龙茂元,先是讲明自己的官身和职事,接着又说道:“某身为河西互市监,有意为龙部挣得营生,使得族人衣食无忧……然而,倘若焉耆后人身份泄露,再与龙部产生瓜葛,必引得朝廷猜忌,到头来却是两边都落不得好。”
龙茂元听到这里,也是懂了,但还是为难的说道:“但是,焉耆后人回归龙部,老夫总要给其它族长一个说法。”
周钧指了指应龙锥,说道:“把这个拿给其它族长看,就说已经找到了焉耆王的后人,只是对方的身份当下不便告知。从今往后,我与龙部的联络事宜,皆由你出面来转圜。”
龙茂元点点头,应了一声。
周钧将应龙锥拆开,将其中一半还给龙茂元,说道:“行了,今日之事,你知我知,莫要声张。再过数日,我便要回凉州,到时我会让人来龙部与你联系。”
说完,周钧掀开帷帘,走了出去。
龙茂元跟在周钧的身后,脸上依然存着几分震惊之色。
孙阿应见周钧平安走出,松了一口气;拓跋怀素瞧见龙茂元心不在焉的模样,低头思索。
日落之后,用完了晚饭,周钧走出龙部的营帐,见孙阿应和一众唐卒,聚在篝火旁,便走了过去。
孙阿应正在烘着素饼,瞧见周钧走来,连忙将食物交到其他人的手中,又唱了个喏。
周钧见原本席地而坐的唐卒,纷纷起身相迎,先是摆了摆手,接着说道:“都坐下,都坐下。”
孙阿应见状,招呼众人坐下。
周钧来到篝火边,看着身边的军士,一边回忆一边说道:“你是第一旌的队副,曲朔信,灵州人;你是第一旌第三行的傔旗,左僧伽,丰州人……”
两大队唐卒,周钧凭着自己的记忆力,挨个说了过去,丝毫未错。
众人闻得,神色激动,又面露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