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若尔莫勒在某些方面确实算得上是个雄主,起码马震很佩服对方的能屈能伸。
若尔莫勒此举除了是审时度势下的理智判断外,同时也是为了试探明军是否还有继续扩张的野心。
若是一个垄川城不能满足其胃口,那便没什么好说的了,双方除了决一死战外再无第二条路可走。
马震并未第一时间答复对方,他和林升召集了水陆将领们一起商讨此事,马萨昂作为英方代表也列席了此次会议。
若尔莫勒的目标在陆地, 而他们现阶段的目标在海洋,双方唯一的过节就是垄川。
如今对方表示愿意主动放弃垄川,这让讨论进行的很顺利,众人几乎都没有什么异议,同意与对方进行合作。
但是具体的帮助形式被严格限定。
首先不可以直接为其提供军事援助,当年元军被背刺的教训在前, 众人可不会重蹈覆辙。
另外, 现役使用的武器不可以卖给对方。
最合适援助给对方的便是东宁军队淘汰下来的火绳枪,但可惜的是此次来的明军都已换装了东宁铳,只能靠马震去给对方画大饼,等过些时日从东宁运来。
最后一点,马萨昂认为绝不可以只与阿布邦一家交易,最好能多接触几个土邦,同时向多家贩售武器,让他们能长长久久地打下去,军火生意才能长盛不衰。
便如当初的日本战国时期,各家大名之间打来打去,贩卖火绳枪的西洋商人大受欢迎,但等到真正地统一后,幕府很快便翻脸禁教。
众人就这三点达成一致后,马震再次召见了马迪延多,这次他的态度和蔼很多。
他满口答应了若尔莫勒的提议,当然众人商议好的第二条和第三条对其保密。
马迪延多闻言十分振奋,兴高采烈地返回王城向若尔莫勒汇报了这个好消息。
随着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明军将注意力转到了垄川城的建设上。
从马萨昂那里得知了若尔莫勒提出的提议后, 艾伦比终于转变了态度,他带着手下进入垄川城, 协助马萨昂与中国人的合作。
明军首要考虑的便是如何加固垄川城的城防,这一问题在明军和英国人中间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中英两个迥异的文明在偏远的东爪哇岛上碰撞出了火花。
16世纪末期,荷兰人设计的棱堡体系在反抗西班牙的起义中大放异彩,引发了欧洲各国的效仿。
艾伦比手下的雇员中便有从陆军退役的王党士兵,那名叫哈利斯的老兵正一脸激动地向明军诸将讲述棱堡的厉害之处,借由马萨昂的翻译马震明白了他所说的东西。
棱堡嘛,马震对此并不陌生,当年他隶属于北军时,天天跑到鸡笼去跟何祐套近乎,而鸡笼城便是当年西班牙人在东宁留下的棱堡。
棱堡的原理是把城塞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使得无论进攻棱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一个的棱堡面,便于防守方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
双方虽然都知道这一原理,也都亲眼见过棱堡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