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正文卷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工业带来的改变,地主经济被削弱“请陛下示下!”
万历二十六年,春。
朱翊钧已经回到了京师,所以,他在这么说后,在御前的首辅戚继光就先呼应了这么一句。
朱翊钧便继续说道:“像一些高污染、高危险但技术难度不大的产业,完全就可以转移到东瀛和本州去,尤其是本州!”
“现在,那里急需让其市井繁荣起来,又有大量还算愚昧的倭人需要赈济,如此,就更应该承接一些最有污染性和最危险的产业。”
“本土自当多些青山绿水,而利子孙后代。”
朱翊钧说着就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戚继光又回了一句,随后就道:“臣等接下来便就统筹安排此事。”
“很好!”
朱翊钧颔首。
戚继光这时则咳嗽起来。
朱翊钧见他发色欺雪、面容瘦削不似当年,便道:
“卿这些年为国事操劳,倒也越发老了瘦了。”
“承蒙陛下圣心关怀,臣唯有鞠躬尽瘁,方能报圣恩于万一。”
戚继光这时回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就又道:“朕始终都在强调,朝廷用兵,非是穷兵黩武,而是要造福天下,统一文明,以消弭天下干戈!所以,在派兵于外征讨的同时,还要多鼓励士子商贾走出去,朝廷方面,也得主动牵头,多出一些开发外利的计划。”
“陛下说的是。”
“臣等也根据圣意与同僚们议过这事,议后认为,不只是日本,像南洋诸岛与缅甸等地,都需要在用兵后都要进行大开发才妥当。”
“而且整个国朝之南,从东洋到南洋,再到西洋,这一大片海域内皆应该统筹规划与开发。”
“南洋的铜,倭国的金银,朝鲜的铁,皆应该开采与调度有方,使国用不匮,以利经济。”
戚继光这时说道。
朱翊钧因而笑道:“这样最好!”
“我中华乃得天命之国,有统一天下文明之使命,目的不只是要让天下人供养我中华上国之民,还要使雨露恩泽亦及四海,凡诚心归附我中华者,皆当沐得恩惠!”
“陛下说的是,眼下海宇升平,皆在于国朝未敢稍慢王化之心。”
“今日,臣刚收到大明中央商行刘公之奏,言蒸汽轮船也得以研发成功,第一艘蒸汽轮船试航于定海与南都的情况十分顺利。”
“这样一来,兴四海之贸易,宣皇风于天下,则无疑更加容易。”
李成梁这时跟着言道。
“是吗?”
朱翊钧听后大喜,忙道:“快拿此章奏来!”
李成梁这时便忙将刘确贤的这封章奏亲自递给了朱翊钧。
朱翊钧接过后就认真看了一遍,就道:“这个刘确贤,没让朕失望啊,接下来,科道言官当闭嘴也!”
“陛下说的是,按照刘公在章奏所提到的蒸汽轮船航速与载量,接下来无论是水上用兵还是海上贸易,皆会更容易许多。”
戚继光这时也跟着附和道。
“这是自然!”
朱翊钧笑着说了一句,就道:“当赏有功之人!”
戚继光拱手称是。
接着,朱翊钧就又道:“有了蒸汽机车与蒸汽轮船,无疑会在运输上提效很多,只是会对煤炭需求更大,关外也要继续开采煤矿,将更多蒙古人汉化,让更多蒙古人参与采矿才是。”
“是!”
戚继光应了一声。
而这时。
王锡爵则奏道:“陛下,眼下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已出现,固然是好事,但蒸汽机出现后带来的大量棉布因生产过快过多而更加难以卖出的问题,却变得非常严重。”
“陛下!”
“臣附议,如今朝廷,国帑和内帑皆不再主要靠税赋,而是靠官办商行经营所得,连纺织现在也基本上是官营,而一旦棉布这些商货因为用上蒸汽机而积压太多,影响的将是整个国家领导人的财政收入啊!”
户部尚书潘季驯这时跟着说了起来。
朱翊钧则在这时说道:“也就是说,要有更多的人买棉布等物?”
“陛下圣明,所以臣等议定,当给所有官办商行名下的雇工加工钱,包括所雇夷工。”
戚继光这时回了一句。
朱翊钧道:“那就加吧,具体加多少,你们廷议一下,根据实际情况来。”
“是!”
于是,接下来,大明内阁真的召开了一场廷议,且正式确定了增长工钱的具体方案,还主动缩短了官办企业的雇工们的工作时间。
这自然不是大明统治者们善良,而是现实需要用这种方式增加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