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3gfk.com
字:
关灯 护眼
课外阅读网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101章:立皇子否?官家无子讨论会
推荐阅读:

第0101章:立皇子否?官家无子讨论会

第102章立皇子否?官家无子讨论会

八月初三。

中书省将官招商之策正式下发至各府、各州、各军。

各地方主官皆需走出官衙,依地方特色货物优势,以官声带动商贸,以商贸带动民生,多州联动,促进商贸繁荣……

涉及官员贪墨、强权、垄断、欺压、掠夺等情况的惩罚条例也甚是明晰。

以防官员仗势而为,破坏商贸市场。

此策亦将纳入地方官员的考绩之中,且占比甚大。

那些幻想着靠熬时间混资历获得升迁的官员,不由得都紧张起来。

以前,官员们的政绩差距都不大。

因为科举、农桑、水利等都是耗时很长的事情。

但是施行此策略后,商税数目一目了然,偷奸耍滑者,必将原形毕露。

此外。

朝廷还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扶持商人于边境榷场经商、以及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政策。

此举,让商人们甚是兴奋,也让底层的百姓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

此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

人人都是趋利而行,豪强富户们自然都想着朝着更赚钱的地方钻。

唯一感觉到郁闷的,可能就是那些慵懒惯了的官员们。

为了官位,为了升迁,为了脸面,他们不得不从舒服的官衙走出来,做一做百姓的牛马了。

……

与此同时。

王拱辰连上十道奏疏请罪,称其乃是因疯疾犯上,脑中混沌,实在是无心之过。

并已向苏良当面致歉。

御医也称其气性太大,胸中肝气瘀滞,或患有疯病。

依照宋制,台谏官不能因言获罪,不能无故贬出。

若惩处,必须明示降黜原因。

中书为王拱辰定下的罪名为:朝堂失态,行凶未果,乃大不敬,然身有癫病,应轻处之。

但这一次,赵祯并没有打算轻判。

自王拱辰因赵祯对滕宗谅贪墨案轻判而以居家自贬要挟后,赵祯便对其极度不满了。

王拱辰并非无才。

错就错在过于固执己见,错而不改,极度自负。

总是认为御史台就他这么一位铁面台谏官,别人不是在结党就是在谋求私利。

这是赵祯所厌烦的。

最后,赵祯下令,降授王拱辰监广州军资库。

王拱辰从三品的御史中丞,一下子变成了一个从八品的监当官。

这类监当官,比知县地位还要低。

并且去的地方还是广州。

广州即岭南区域。

此时还是蛮荒穷苦之地,除了有荔枝可啖,比之汴京,可谓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赵祯若以后想不起他,那王拱辰大概率是要在岭南终老了。

他最大的错误就是在朝堂行凶。

这次,谁也救不了他。

一向与之交好的夏竦和陈执中,也未为他向赵祯求情。

曾经力压欧阳修的状元,曾经将朝廷馆阁之才弹劾一空的御史中丞,曾经以一己之力令多名新政官员离朝的弹劾王者,就这样黯然地离开了朝堂中央。

可能,以后再也回不来了。

……

八月初七,台谏又新增三名官员。

泗州通判赵,被天章阁待讲曾公亮举荐,成为谏院右正言。

开封府推官范镇被举荐为殿中侍御史。

另有知江州的吕诲成为监察御史里行,吕诲便是那个太宗朝“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宰相吕端的孙子。

其中,赵三十八岁、范镇四十岁、吕诲三十三岁。

三人皆年轻有为,言辞文章,皆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再加上御史中丞唐介、知谏院的欧阳修、监察御史苏良、擅于以法论谏的左司谏何郯,还有看似不显眼,但事事都做得甚是细腻的监察御史里行周元。

当下的台谏,可谓是英才齐聚,在朝堂的话语权也逐渐加重。

从台谏官的任职便可看出。

赵祯深知官招商之策施行后,会出现一些问题,故而准备增大监察力度。

此举,也意在让两府三司的相公们在处理公事时认真起来。

台谏,乃是制衡相权的利器。

唯有君权、台谏、相权,三方相互制衡与促进,朝堂才有可能变得欣欣向荣,大宋才能昂头向上走。

赵祯似乎又恢复了庆历三年年底开天章阁时的锐气。

大宋的朝堂,渐渐从萎靡中走了出来。

……

八月初。

经筵再次开启。

这一日,弥英阁内,早课。

翰林待诏丁度与翰林学士张方平为主讲。

苏良这位崇政殿说书,因每次的经筵课都无讲义,且在礼节上有所欠缺。

被丁度责令其来此旁观,学习经筵官的规则。

丁度和张方平都甚是严谨,准备的讲义非常详细。

打着哈欠的苏良翻开二人的讲义,一看是要讲《中庸》,不由得没了兴趣。

《中庸》之言,诘屈聱牙,乃是最令人沉沉欲睡的。

半个时辰后。

苏良昏昏欲睡,几次都在快进入梦乡时被丁度的咳嗽声打断。

而赵祯依旧没有到来。

丁度和张方平不由得皱起眉头,官家以往可是从来都没迟到过。

片刻后。

一名内侍来报,官家在张美人那里正在洗漱,稍后便到。

苏良看到丁度的脸瞬间拉了下来。

丁度曾多次上奏,谏言赵祯莫沉迷女色,但赵祯独宠张美人,根本没将他的话语放在心里。

片刻后,赵祯终于来了。

其脸色有些苍白,大概率是昨晚折腾得久了一些。

丁度拱手道:“官家,节欲乃治身之本,望官家保重龙体,莫纵欲过度!”

听到此话,赵祯还未开口,一旁的张方平顿时不乐意了。

“官家节欲,何来子嗣?”

“官家无子是节欲之过吗?我是在恳请官家保重身体。龙体安康,方为社稷之幸!”

张方平反驳道:“怎不是节欲之过!你丁待诏不止一次上奏恳请官家节欲,如今我朝连一名皇嗣都没有,官家的后宫之事,亦是大事。经筵之事,哪有官家生子重要,你如此劝诫官家,是何居心?”

“官家无子又如何?臣乃是为了官家身体着想,有宗室子赵宗实在,何惧哉?”

“官家若有亲子岂不是更好?官家尚在壮年之时,没想到你已想着要做从龙之臣了?”

“以我的年岁还能成为从龙之臣吗?张翰林,你真是高估我了,官家当下立皇储,乃是未雨绸缪,不然必生事端,为了我大宋的江山社稷,此事难道不应该提前考虑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