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一个物件儿,特别是随身物件儿,可不只是一个首饰这么简单。他还是一种信物。
打个比方,有两家人家订亲,口说无凭,怎么办呢,都要互相送个信物。一般都是玉佩比较多。
这年头,有些订亲的两家在订亲后就失了联系的也不少,多年后,媒人都已找寻不见,你想把婚约续上,拿什么对暗号呢?
当然是信物了。
能拿得出信物来,对方不想认这门亲也得认,要是拿不出来…………就不好说喽。你要是和人家门当户对,大家还是好亲家,要是败落了,对不起,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吧,能送你份回乡的仪程已经算是我们厚道了。
还有的,出门,特别是远门儿,需要给家人捎个要紧的消息,怎么才能让家人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呢?也要靠信物。
有些人派下面的人出去办事,怎么才能让底下的人知道这派出去的人传达的是自己的意思呢,肯定是要拿信物出来啊。
能充当信物的,一般就是贴身物件,多半都是玉佩,讲究的是见玉佩如见人。这贴身物件,比私章可信度更高。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偷偷拿到你的私章盖那么一下,你不一定能发现得了,可随身玉佩丢了,第一时间就能知道了。
你闻法送出来的东西,明明说了让我家儿子天天戴着,却居然有了重样的,几个意思?
苏氏当下就忍不住拍了桌子。这个秃驴!
一看苏氏这么生气,这个族人就说了,毕竟是闻法大师给的玉佩在前,这个玉佩出现在后,感觉是这个玉佩的问题比较大啊。
当然,他也是怕有人算计他们建安侯府,才特意买下这块玉佩拿过来的。
至于为什么没拿到老夫人那去?
嘿嘿,想也知道,对周安这么关心的,肯定是侯夫人啊。老夫人对周安不怎么待见,这在他们族里也不是秘密。
苏氏承了这么大的情,总要表示表示的。
果然,苏氏先是夸了这个族人一番,做得好,知道心系族里,还赏了这个族人一个五十亩的小庄子。
族人开开心心地拿着地契走了。
就是平常人家,贴身物件出了一模一样的也没有不查的。何况是建安侯府了。这可不是小事,要是有心人做文章,拿一块一模一样的玉佩,做下恶事,栽在周安身上,到时候根本说不清。
查!大力地查!
苏氏先是找了地主家的小少爷,然后查到了这个当铺,找到了当玉佩的人。结果一查可不得了了,这块玉佩人家在五年前捡到的,在哪儿捡到的呢?
---------------------京郊雁西湖湖边。
可就巧了,五年前,苏氏还真带着周安去那里游玩过。
怎么就周安去那里一趟,这家人就捡到一块一模一样的玉佩呢?
越来越蹊跷了。
结果,有个小丫环就不小心漏了神色,苏氏跟着一细查,才发现,原来,五年前,周安的玉佩就丢了。
五年前,周安从雁西湖回来,玉佩就不见了。
那后来他戴着的玉佩是哪里来的呢?
因为周安有两次把玉佩丢了,然后引得侯爷和老侯夫人生病,苏氏大怒,嫌底下伺候的人不用心,还责罚过她们,大家就心有余悸,周安的奶娘刘嬷嬷就长了个心眼儿,找人做了块一模一样的玉佩预备着。她是侯爷嫡长子的奶嬷嬷,待遇本就不低,苏氏又手松,再加上心疼儿子,对儿子的奶嬷嬷更是没断了赏赐,一块玉佩的钱对她来说,还真不算什么,可要是玉佩丢了,她的麻烦就大了。
结果,五年前,玉佩还真丢了。刘嬷嬷就把她准备好的玉佩拿了出来,还好,大家都没看出来。
苏氏一听,气得简直是七窍生烟!她的下人,居然敢这么蒙混于她!这就是根本没拿她放在眼里啊。
这样的下人,不收拾还留着过年吗?
苏氏当下就找人抄了刘嬷嬷的家,结果,没想到,人家还有后手,同样的玉佩,人家还有一块!